English

控告好莱坞

1999-09-26 来源:生活时报 李奇 我有话说

三十多年前,在德克萨斯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当时的德克萨斯州州长说:“虽然此事发生在本州,但是在现今的世界,这种事也可能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甚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发生。”三十多年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9年4月哥伦拜恩中学枪击案发生当天发表的讲话,说的也几乎是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枪击事件会在哥伦拜恩中学发生,那么也就会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只不过,前者是以一种偶然的心态视之,后者的心里却有种躲也躲不过去的无奈。美国现有人口2.6亿,而社会上流动的枪支有2.4亿,几乎是人手一枪。每年全美国有3万人死于枪患。每次悲剧发生后,禁枪的呼声便格外高涨。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约翰·克劳伦在国会游说禁枪法案时说过一句美国人深有同感的名言:“在美国,子弹无处不在,就算坐在家里也可能被杀!”

然而,在美国,禁枪比登天还难。

有人说,整个美国的历史是一部枪战史。从独立战争到建国,美国精神都体现在枪支上。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就是由于英国军人收缴莱克星敦民兵手中的枪械而引发的。1971年12月生效的《权利法案》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

拥有武器成为美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第二修正案基金会”、“公民拥有武器委员会”、美国射击理事会、美国拥有枪支者组织、全美步枪协会等组织以强大的财政力量为基础,使出各种手段,阻止任何加强管制枪械的法律通过。全美步枪协会主席、好莱坞著名影帝查尔斯·赫斯顿就是枪械管制的坚决的反对者。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赫尔曼·康恩曾经说过:“枪支是美国的核心。”崇尚暴力是美国的文化传统,从西部枪战片到今天的好莱坞大片,暴力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主旋律,这种思维甚至扩展到美国政治,“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就是美国暴力文化的体现。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也离不开武力的支持,在外交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时,美国就会诉诸武力。

很多美国人都有这样的“共识”:美国文化的三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暴力、色情和脏话。本来,这些都是人类劣根性的表现,然而好莱坞的电影却在这方面大肆渲染,枪战和赤裸裸的性镜头成为好莱坞电影不可缺少的画面,成为无数青少年模仿的对象。美国副总统戈尔警告说,在今天,美国少年在初中毕业时已经通过媒体看到过8000多起谋杀场面和10万多场暴力情景;到高中毕业时,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在这种暴力文化的熏陶下,手里有枪的孩子们一旦遇到特殊问题,就很容易“走火”。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公民有言论自由,这就意味着,好莱坞的暴力作品也有“言论自由”。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公民有持枪的权利,这意味着,谁都可以轻易地得到一支枪。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有枪的社会,还有谁是安全的呢?暴力的基因代代相传,悲剧之后还是悲剧。人们控告好莱坞,就是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控诉。

艺术模仿生活,生活又在模仿艺术。在以好莱坞电影为主流文化的美国,这个关系已经成了暴力的二重奏。总统和政府都是文化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好莱坞在主宰着美国。(全文完)

深圳周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